孝子骈文
古有一县名东林,东林县中有一子,名唤曹骈文。
其年幼丧父,为母养大。
骈文长时,有邻里说媒,骈文念其母难离,故而不娶。
后有其母大病瘫于塌上,骈文不离左右,伺候其旁。
家中积蓄渐没,无药为母食用。
邻里见其劳困,多有以草粮相助。
骈文深感邻里之恩,便于家中编草鞋以馈邻里。
曹母肾弱,二刻便得一尿。
骈文便守在母旁,待其母尿时便扶起母。
年岁长时,骈文体力不支,身子减弱。
一年冬时,骈文倒在院中,邻里看时,已然力衰身亡。
邻里轮流看护曹母,不敢告其骈文已死,只言骈文外出远行,不使曹母忧心。
曹母不知,大骂骈文不孝,弃母远行,丧尽天良。
县中人不知其实,有人闻听曹母之言,便奔走相告,遂传骈文不孝之言。
县令宋攸听闻此事,感从骈文之孝,每月把银钱使在曹母之身,又下令整县之人不许告曹母实情,但人人相传,务必还骈文孝名。
曹母起先常问邻友骈文之事,问起时骂口不绝。
而后渐渐便自顾自来,不问邻友骈文之事了。
经三月,曹母每况愈下,面容渐瘦。
三月后,曹母忽言道:我儿骈文来接我也。
众乡邻闻言,皆垂泪唏嘘不已。
半日后,曹母一睡不醒,撒手人寰矣。
县令听闻,叹道:想是曹母心中已知了。
遂又于县中立一碑文,言说其事。
因口口相传碑文之言,故而后世人称为口碑也。
有诗赞曰:东林孝子天下知,唯其母骂丧天良。
千秋百世碑文见,贤孝之名颂悠扬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