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代影响的产物
他轻轻的走,正如他轻轻的来。
所留下的一切,印证了这个时代。
晋时人,唐时洞,汉时仙。
是辈辈传的古话。
如今,逢黄花夜雨,白发秋生,乌蓬小小,会一会那晋时之人。
“吾不识青天高,黄地厚,唯见月寒日暖,来煎人寿。”
无人敢信这是陶潜之初,也是那个时代,每个人的心守。
烽火连不休之时,正是他热血挥尽之日。
他的经历无人不知,多说莫过于空谈。
兰因絮果,因在何处?
世间变化多,绝大一部分都是外界影响所至。
不必自诩清高,万物如此,万事如此。
思及言,你便想辩驳:陶潜难道不识官场之道?奉承之言?为何归去仍是一身白雪?
不知不知,他的归,正是时代影响的产物。
他说,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”
可真是性本向山而生?作为隐士,这个选择,我想恰恰是这个时代的逼迫。
若想真是清明政治,安定和谐的时候,他会脱红尘滚滚,而归园而居?现实的一切,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。
也是在那个时代下,只能有的,仅仅能有的。
所谓顺从内心的选择,是逃避内心。
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生而喜自然的人,世俗的尘埃多少会沾上他,他心之所向,如那个时代的所有人一般,可又正因为那个时代,产出了退而求其次的结果。
隐居真是他所愿?也许是他对真正现实的躲避,也是那个社会下特有的色彩。
我信他心有不甘,悔过生不逢时。
或者,他也曾无眠,无月,衣单天地寒,心中的空地也为过去下起了小雨。
我们所见关于陶潜的一切真是他想要的吗?不,是那个时代,想让我们看到的。
今日少年明日老,山依旧好,人憔悴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